​​                     中国地名学会

地名标志产品质量专业委员会

全站搜索

德国和芬兰的地名标志考察记

来源: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15-09-01 | 2448 次浏览 | 分享到:
   跟随教育部“地名用语标准化交流考察团”访问了德国和芬兰,笔者重点考察了两国地名标志的设置。现分述如下。

一、德国(GERMANY)的地名标志

1、法兰克福(FRANKFURT)的地名标志

   法兰克福是德国重要的商业与经济中心,经济以贸易为基础。为德国主要的证券交易所和唯一的黄金交易所。工业包括机械、化工、医药、印刷、制革、和食品加工等。水陆空交通非常发达。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博览会所在地。
   我们抵达法兰克福(FRANKFURT)机场时,德国地名委员会派员迎接并送我们去下榻的国际酒店。国际酒店的地址是尼达大街(NiddastrBe)39-41号。但是酒店的门牌上只有号码并无尼达大街(NiddastrBe)的字样。笔者便到街上去寻找尼达大街的标志,朝东走不多远就发现了十字路口树立的地名标志,标志上用德文书写着NiddastrBe,(图1)在标牌下还书写有这一段街道门牌号有37-51号。然后又朝西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同样树立有相同的地名标志,笔者认为此种书写形式能使人一目了然,了解具体的门牌号码。方便来访者。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法兰克福的地名标志一般安装在街口的位置,标牌的材料使用搪瓷,四角固定于用铁管制作的外框上。外框为套管形,可以伸缩,以适应长短不一的地名标牌。一般地名标牌、指路牌和交通标志牌等均安装在一根镀锌铁管上方,以方便个人所需。图2中的白色的箭头为指路标志,沿着箭头方向可以到达茵芭翰大街(EinbahnstraBe)。
   另外,楼群中的地名标志一般安装在墙上(图3),有些标志还将门牌号书写在标牌中。
   德国地名标志的样式和颜色在全国并不统一,但是在一个州内和相邻的州其地名标志样式和颜色是一样的。一日,我们乘游轮游览莱茵河,午餐安排在莱茵河(RHEIN)与摩泽尔河(MOSELLE)汇合处的科布伦茨市(KOBLENZ)。发现科布伦茨市的地名标志与法兰克福的标志是一样的(图4)。法兰克福属于黑森州;科布伦茨市属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两州相邻。
   在法兰克福我们居住的国际酒店离火车站很近,发现火车站外没有站名标志,站房上只有火车总站(HAUPTBAHNHOF)、和联邦铁路(DB)的标志(图5)。在其他的小站外面只有联邦铁路(DB)的标志,看不到站名,这一点就不如我国的火车站了。
    法兰克福的美茵机场是世界十大机场之一,机场有36个停机口,可同时停靠36架大型客机。为了方便乘客,机场在所有的建筑物上方安装了由发光材料制作的机场名称标志——Frankfurt Main (法兰克福美茵机场)(图6)。该标志不但显示了地名,而且也显示了机场名称。相比之下,我国没有一家机场能在机场建筑上显示出机场名称(小地名)的标志。

2、柏林(BERLIN)的地名标志

   德国首都柏林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是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战后,柏林被一分为二,各自发展。1990年德国统一,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其面积890平方公里,340多万人口,德国第一大城市。柏林的经济、文化事业均非常发达。柏林扼东西欧交通要冲,是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博览会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柏林街道的地名标志形式与法兰克福的地名标志类似,只是标牌颜色和外框存在差别。以Unter den Linden (菩提树下街)(图7)为例,标牌使用的材料为铝板喷涂,白底黑字,将标牌镶嵌在方形铁管槽中。在标牌下还附有这一段街道门牌号48-56号。

   在柏林,地名标志安装的密度比较大,有些地名标志还与交通标志、信号灯共同安装在一根立柱上(图8)。
   柏林的门牌号码一般采用灯箱形(图9),方便住户和外人在夜晚寻找。另外,在个别住宅楼上也装有书写街名和楼牌号的长余辉的标牌。

   从法兰克福乘飞机到达柏林机场时,透过飞机的舷窗一眼就发现了柏林机场的地名标志——BERLIN-TEGEL(柏林-泰格尔机场)(图10),飞机到达停机口时,登机廊桥上同样标有BERLIN-TEGEL的名称标志(图11)。离开机场准备乘坐巴士去市里,特意回头看看机场外观,在候机楼上依然有醒目的BERLIN-TEGEL(柏林泰格尔机场)的地名标志(图12)。这表明柏林机场的地名标志做到了完美的地步,柏林机场向世人展示了它具备标准化和人性化的名称标志。我认为柏林机场的地名标志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二、芬兰(FINLAND)的地名标志


1、赫尔辛基(HELSINKI)的地名标志

   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全国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和最大海港。1550年建城,1812年成为首都。有造船、冶金、机械、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是国际性会议和活动的荟萃之地。该市街道宽阔,商业繁华,自然风光与城市景色和谐成趣。
   芬兰的官方语言是芬兰语和瑞典语,所以,地名标志上要书写两种文字,第一行为芬兰语;第二行为瑞典语。芬兰所有的地名标志都使用双语制。
   赫尔辛基(HELSINKI)地名标牌的颜色白底黑字,标牌的制作材料为铝板和工程塑料,使用喷涂方法书写文字。地名标牌广泛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图13、14),少数安装在镀锌铁管立柱上,安装在立柱上的标牌均不使用外框。但在标牌下没有这一段街道门牌号的显示,这一点不如德国。但是有路口的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地名标牌。  

    赫尔辛基不但地名标牌密度大,而且指路标志在路口也随处可见(图15、17),同时还标明了距离。为了方便外地人,还在许多路口立有灯光式的地图和地名索引(图16),供客人查阅。赫尔辛基的门牌号码广泛使用灯箱号码(图17),这与德国柏林是相同的。

      我们从柏林坐飞机到达赫尔辛基机场时,从机舱内朝外观看时,首先发现机场候机楼上有非常醒目的地名标志——HELSINKI-VANTAA(赫尔辛基-万塔机场)和瑞典语HELSINGFORS-VANDA(图18)。离开机场时,发现候机楼外面却没有任何地名标志,这种现象在火车站上也有反映。
     在赫尔辛基机场,我们留意观察了机场候机楼内的指路标志,发现指路标志的第三行文字为英语(图19、20)。尽管芬兰在地名标志上不准用英文,但是在某些服务设施上还是使用了英文,应该说是方便了外国客人。此举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芬兰出行乘坐火车还是非常舒适的,车厢的设备超过飞机的水平,而且车厢内总会有许多空坐位,车速快时可以达到每小时180公里。各个火车站内的地名标志也非常醒目,美中不足的是在车站的外面看不见站名。在赫尔辛基车站里面,下了火车可以看见HELSINKI的站名;站外面,只有RAUTATIEASEMA(火车站)的标志(图21)。在罗瓦涅米(Rovaniemi)车站,只在站内和站房两侧有地名标志(图22、23),站内的指路标志使人一目了然(图24)。在图尔库(TURKU)火车站,只在站房两侧设有地名标志(图25)。在一些中途小站,站台上的地名标志也很明显,而且是发光型的。(图26)是SALO(萨洛)车站的标志。




2、罗瓦涅米(ROVANIEMI)的地名标志


    罗瓦涅米位于芬兰北部,北极圈通过市区北部,为拉皮(LAPPI)省的政府驻地,也是芬兰的一座旅游城市。由于地处北极圈,9月份的气温已在5度左右,每年的6月22日可出现极昼现象。
    罗瓦涅米地名标志的密度比较大,街道地名标牌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墙角处(图27、28);有些地名标牌与交通标志、信号灯共同安装在一根立柱上(图29)。地名标牌的颜色白底黑字,标牌的制作材料为工程塑料,使用喷涂方法书写文字。门牌号码使用铝板制作,颜色式样尚不统一。在十字路口处立有灯光式的地图和地名索引(图30),方便外国游客。


    罗瓦涅米的指路标志制作比较细致(图31),特别是公路的指路标志,还将火车站和长途客车站用图形加以说明(图32)。长途客车上也安装规范的带有起止点地名的标牌,图33显示了客车从PELLO-(婆罗)ROVANIEMI(罗瓦涅米)- PELLO(婆罗)的标志。


    罗瓦涅米城北,有北极圈通过,因此在北极圈处建设了一个旅游点,名曰北极村。在北极圈66°32′35″的纬线处,设立了地名标志。标志为白色的宽带,除了用芬兰文书写外,还用英文书写了ARCTIC  CIRCLE(北极圈)以及66°32′35″的纬线(图34、35)。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纷纷在这个地名标志上留影纪念。

    北极村作为旅游景点,外国游客最多。为了方便游客,北极村的旅游指路标志除了使用芬兰语外,还使用了英语(图36、37、38),极大的方便了旅游者。笔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看来在旅游景点的指路标志上加注英语,是值得推广的。

3、图尔库(TURKU)的地名标志

    图尔库是芬兰最古老的城市,在1216—1809年间,是芬兰首都和最大城市,素有“芬兰文化摇篮”的美誉。图尔库目前只是一座海港城市,也是重要的军港和文化中心。每年盛夏,很多欧洲游客都来此避暑。
    图尔库街道的地名标牌的颜色白底黑字,标牌的制作材料为铝板和工程塑料,使用喷涂方法书写文字。地名标牌广泛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图39、40),少数安装在镀锌铁管立柱上,门牌号码广泛使用灯箱号码。另外在一些古老的建筑上,还安装有用青铜铸造的地名标牌(图41、42),显示出与其古建筑非常和谐。



    在图尔库的很多路口和桥梁两端都安装有大量的指路标志和市区地图(图43、44、45),有这些地名标志在陪伴你,在图尔库旅游应该是不会迷路的。

三、德国和芬兰设立地名标志的特点及借鉴之处

    德国和芬兰地名标志上的语言文字,一律使用本国的官方语言,不准使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在旅游景点、机场等外国游客较多的场所,在指路标志上可以加注英语,以方便外国客人。联想到我国许多地方,总是在地名标志上加注英语来取代汉语拼音,此举乃是有损国格的表现。我国是主权国家,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地名标志上没有理由加注英语,这一点应该学习德国和芬兰。
   德国和芬兰在地名标志和指路标志设置上,最大的特点是密度大。相比之下,我国在地名标志设置上的弱点是密度不大。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加以改进,在短期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我国在指路标志设置上尚处于落后状态,应加紧改变现状。( 朱昌春)
联系我们

电 话:010-83557862

邮 箱:2918993238@qq.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新龙大厦101

中国地名学会  |  地名标志产品质量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电话:010-66025419       传真:010-66085327  邮箱:mds_sys@126.com


京ICP备15033175号